节能新能源汽车

赵晓: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并非计划经济 放开准入门槛有利于培养黑马

2016-09-30 17:38:20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赵晓解释,产业政策里有政府干预的成分,和计划经济有相向性,但不是计划经济。在市场经济国家里有产业政策做宏观调控,但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很多国家都是这么做的,这叫混合经济,也叫现代混合经济。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产业,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多到成百个,其中包括宏观政策、管理政策、准入政策、推广政策、补贴政策等等。在这些产业政策的背景下,中国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近5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国家。李富江曾说过,“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政策”。然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产业政策终将导致失败,因此对在产业政策裹挟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持消极态度。

产业政策是不是计划经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存在是否有利于产业发展?补贴政策是否有必要存在?为了从经济学角度解答这些问题,举办了“经济学家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主题公开课,邀请了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针对以上问题谈一下看法。

赵晓: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并非计划经济 放开准入门槛有利于培养黑马

赵晓谈到,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在美国金融危机以后被政府列入战略新兴产业进行扶持的。在美国经济危机之后,中国政府计划用4万亿扶持最前沿领域,2010年的时候发布了一个新兴产业报告,在报告里有一项就是新能源,另外一项是新能源汽车,把新能源汽车单独列了出来。

产业政策是计划经济吗?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产业政策都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针对张维迎的论断,赵晓表示,“维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批评,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出对产业政策否定的建议和意见,我想他是有所指的,就是因为我们目前整个经济体系当中,政府干预的部分太多了。我是不能同意维迎老师的观点的,他从事的是理论经济学,不从事实际工作。理论经济学追求一种纯粹的美,而现实往往十分复杂。”

赵晓解释,产业政策里有政府干预的成分,和计划经济有相向性,但不是计划经济。在市场经济国家里有产业政策做宏观调控,但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很多国家都是这么做的,这叫混合经济,也叫现代混合经济。

现代混合经济显然不同于计划经济,不仅中国有产业政策,日本、韩国、美国、德国也有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本身非常复杂,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主要是产业发展政策或者叫产业振兴政策。日本还有产业研究政策,当年日本的北九州整个产业衰落了,面临很多的产业问题,后来就引进了产业援助政策,使得那个地方产业能够得到缓和。这种产业援助政策,全世界都公认,就连日本的经济学家也公认是非常成功的。中国在某些地方,在东北也实施过产业援助政策。现在全世界各国都在采用宏观调控,政府对资源的配置和市场对资源主导的配置现在成为各个国家的标配。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以日本为代表的新兴的后发的国家,当他们在追赶或者赶超发达国家的时候,他们还采用了产业政策。所以产业政策的条件,特别是作为有后发优势的国家,知道前面别人的路子怎么走过去,哪些产业是必须要发展的,政府可以扶持这些产业,这样的做法风险更小。但这有两个条件:第一,要有后发优势;第二,有效率、严谨的官僚体系。

张维迎认为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赵晓则认为,产业政策是一匹黑马,可能会带来弯道超车,但是如果做不好的话就会变成一场豪赌。而实际上,企业创新也一样,企业创新实际上是一种赌,赢了就成功了,但是也有可能会失败。而且从整个创新来看,其实十个项目里面九个是失败的,大概会有一个成功,互联网企业也一样,新能源汽车企业也一样。

从政府角度来看也是这样的,国家跟国家之间存在竞争,中国其实也赌成功了很多事情,比如当年在相当落后的条件下,集中全国性的资源把原子弹搞出来了、集中国家资源把胰岛素发明出来了,所以产业政策不能全盘否定。

什么样的产业政策是合理的

从概念上讲,经济计划不同于计划经济。经济计划是一种手段,市场经济里面可以有经济计划,但是计划经济是一种体制,这是很不一样的,经济计划是一种手段,计划经济是一种体制,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目前整体上有一个市场体制,但是在市场体制里面有它的经济计划,它的经济计划有可能是企业层面的,也有可能是政府层面的,也有可能是部门或者产业层面的。经济计划还不能够等同于计划经济,当我们讲计划经济,它是一种体制,而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形态。

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数量来看,还有一个概念要清楚,它是指令性的还是指导性的,如果只是提出数量的指导,但是能不能完成由市场说了算,那么这个只是一个指导性的计划,如果这个计划必须完成,指令性的。“恐怕到目前为止,政府并没有设立一个汽车公司,然后用纳税人的钱、倾斜所有资源必须要在什么什么时候不惜血本的以军事的方式指令性的完成这么一个增长目标,只是提出了这么一个数量上的未来要增长的目标,但是并没有不惜一切代价集中资源完成,所以这个还是一个指导性的计划”,赵晓表示。

同时赵晓也表示并不觉得也不认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非常好,他认为产业政策应该更多地跟市场结合起来。例如现在地方政府在尝试做一个叫PPP模式,就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一起来运作一种发展方式,类似于基金这样一个项目,使得市场和政府两者资源配合在一起。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域,也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模式,换句话说,指导政策在技术层面还要反思一下。

补贴有意义吗,应该如何补

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是在美国金融危机后的动作,国家计划拿出四万亿人民币鼓励新兴产业,这在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产业创新政策,其实它是投资刺激政策,政府要把钞票撒出去,但得找一些渠道,不能在飞机上撒钞票,于是就定了七八个主导产业,新能源汽车是其中之一。几年过去了,目前已经能看到了这里面的一些成效,当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效率不高、骗补等等。

其实,中国经济发展起来和两件事有关,一件事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通过宏观政策、通过产业政策,撑过了经济危机;同样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又撑过去了,才使中国有今天这样一个地步。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非常大的代价,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越积越多,到现在已经有点积重难返,所以现在实体经济遭遇重大风险,政府再次采用稀释资金的办法,我们看到中国的经济大量跑到房地产,使得泡沫越来越大。之所以中国经济还没有崩溃,就是中国的钞票只能烂在国内,出不去,如果放到国外,就会有更大的风险。

赵晓继续谈到,“中国今天的实体经济已经跌得非常低了,新能源汽车这块还能够继续发展,这个实在是匪夷所思。 相比把钱投到房地产投到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一点,因为投在高科技领域,就算出现经济泡沫,泡沫崩溃了,最后留下不是钢筋水泥,而是知识的积累和人资成本。”

中国汽车产业存在一系列门槛很好的准入政策是否合理

赵晓介绍,华为的成功与中国产业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一样,产业政策一定要支持一些企业,但是支持哪一家企业,是不是就是定点的哪些企业,是不是这个行业要准入,就要打一个大问号,采取一个准入这样一个管制非常奇怪。本来就是要支持这个产业发展的,结果采取了一个产业管制,不让市场、企业随随便便地进,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所有企业吸引进这个产业来,鼓励民间资本进来,然后政府扶持跑得最快的,跑的最快就能得到更多的鼓励,让强者更强,这就是马太效应。以此打出中国最强的电动汽车产业,而不是采取产业管制的方式,行业准入的方式,减少竞争的方式。我认为这是非常失败的。所以,我们这里一定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但是产业政策作为引导,这样的结合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应。”

最后,赵晓总结道,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宏观政策基本持肯定态度,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也基本持肯定态度,但是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会打一个问号。他表示,“骗补贴、低效率、政府不作为,都出现在这里”。所以对新能源汽车不同的产业政策要进行区分,分别进行评估和改善。归根结底是回到一句话,要尽可能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为主导,同时结合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 来源: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