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非粮燃料乙醇:群雄割据 各显神通

2008-11-05 15:25:13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当玉米乙醇已成往事,纤维素乙醇却仍在"襁褓"之中,木薯乙醇和甜高粱乙醇不得不在缺憾中成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非粮乙醇家族成员谁也无法成为"一统江湖"的霸主,只会出现"群雄割据、各显神通"的态势。

吉林乙醇的东台实践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正在试点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乙醇。从选址、种植、储存到工艺路线的选择,他们在以甜高粱制乙醇的路上艰难跋涉着。

黄海之滨,东台之东,苏北弓京港镇。沧海桑田,200年前,现在的弓京港还是一湾海水。随着潮涨潮落,积沙淤泥,滩涂增高,海岸线逐年东移。直到现在,这块新中国最年轻的陆地,还在以每年150米的速度向外扩张。

柳毅现在正站在当年的范公堤与新的黄海大堤之间。柳毅是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发展规划部部长,他寻遍了千山万水才落脚到这里。虽然,这是一块含有大量海盐的在中国的土地划分中属于边际性土地的盐碱地,但在柳毅眼中,却无疑是块黄金宝地。

选址

柳毅的工作任务就是负责开发公司主营业务之外新的赢利增长点。根据公司的研究,他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非粮乙醇上。

这件原本是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未雨绸缪着眼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但是在国家发改委《关于暂停玉米加工项目的紧急通知》的下发后,成为吉林乙醇"收之桑榆"的明智举措,同时也增加了柳毅工作的紧迫感。

"国家规定不与人争粮,也规定了不与粮争地,"柳毅部长说,"这很容易理解,若是用耕地来种植非粮作物,还不如直接种玉米了。"

因此,柳毅所要寻找的就是这种边际性土地。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边际性土地都很适合,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土地还要集中。

"种植地太分散也不行,还要考虑综合能量平衡。根据专家研究结果,半径18公里是上限,如果超出,运输车辆消耗的能源大于产出,就没有现实意义了。" 柳毅说,"这里很适合我们的选择标准。"

柳毅说话的时候雨还在下。虽然他已在室外逗留大半天了,却没有感觉到一丝冷意。他已经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工厂的开工试车上了。

从9月28日,公司年产3000吨甜高粱茎秆制乙醇示范项目启动到试车生产,在短短几十天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场地平整、厂房建设、设备安装等一系列工序。吉林乙醇的实验装置抢在甜高粱收割期结束的时候完成,也使得实验得以提前一年进行。

不过,虽然从选址到设备安装一切顺利,柳毅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种粮

"我们在逐步摸索一种现代化工业生产流程,但现在一步步已经走到农业领域去了,我现在比农民还要农民呢。"柳毅笑着说,语气带着几分自得,"从土壤化验、土地承包、良种选育、收割运输,所有的环节都已摸得一清二楚。"

在选定地点后,吉林乙醇公司与东台市政府迅速达成共识,开展合作。由东台政府出面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由吉林乙醇公司提供种子以及种植培训。

"我们选择的是公司加农户的形式。" 柳毅介绍说,"因为这里的原著民基本都是渔民,因此土地大多属于农场所有,我们委托给农场,再由农场和农民签订合同。"这样不但可以降低风险,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

柳毅说,我们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更好的方式。因为这是一个实验项目,最终的目的就是寻找到一条产业化运营的道路。

事实上,柳毅和他的同事的确也在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得让农民受益,提高种植甜高粱的积极性,这样生产原料才能得到保证。按照事先的测算,每亩甜高粱的收益可以达到1000元,而去除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柳毅的期望值是865元。而按照以往这块土地上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平均来看,种植小麦是268元、水稻600元、棉花616元。

不难看出,如果实现预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但是2007年的耕种并没有达到这个效果。

由于是第一年推广,当地农民对此是半信半疑,投入的精力也并不充分,田里的甜高粱长势并不太好。"按照正常产量,每亩地可以收获40吨甜高粱茎杆,但今年平均每亩只达到了20多吨。"柳毅说,"因此,每亩的收益不过500多元。这给明年的进一步推广带来考验。"

"我们准备自己种植1000亩,然后划分出5-6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种植不同品种的甜高粱,寻找出产量最佳的品种。"厂里的工艺专工范锐介绍说,"现在已经挖取土样,找农业科技部门去化验,然后选取合适的高粱种。"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必须要充分考虑。例如农作物的倒茬问题,因为甜高粱重茬种植会影响产量和质量,同时也会加大病虫害的危害。

甜高粱的大量收割又会带来新的难题。在厂房东侧,可以看见一片开阔地,一大片刚刚收割好的甜高粱茎秆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更为青绿。这给范锐及其同事带来很大压力,"我们得和时间赛跑"。

因为,藏在甜高粱茎秆中的糖类极易转化,茎秆变质快,不易贮藏,其汁液也极易酸败。最理想的是收获后迅速加工,但是集中加工与工业化连续生产是一对比较突出的矛盾。这使得甜高粱收割回来的储藏问题成为另外一个生产瓶颈。

实践

粉碎过的甜高粱茎秆,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清甜味道。沿着传送带,甜高粱碎末被传送至两个巨大的发酵罐中,再过55个小时,浓度高达99度以上的酒精就可以被生产出。

"我们采用的是传统发酵技术。"柳毅介绍说,"中国人用这些发酵技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固态发酵比液态发酵节省蒸馏能源,同时有机废水产生很少,无菌要求也不十分严格。但固体发酵劳动强度较大,设备较大,连续生产的能力比较差,在产业化方面有一定的缺陷,是个瓶颈。"

实验装置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打通工艺路线

原料的不同也带来了生产工艺的变化,用玉米生产主要是采用液体发酵的方式,而甜高粱则采用固体发酵的方式。固体发酵虽然并不陌生,但是传统方式大多采用窖池发酵,难以连续生产,而且需要较多的人力。

为了实现高效、连续生产运行,吉林乙醇采用的是罐体发酵的模式。

在实验装置现场,可以看到两个不同大小的罐体。"一个是300立方米,另外一个是120立方米。"柳毅介绍说,"我们是实验哪个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从理论上来讲,越大的容量越经济。但是,在现实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为固体原料不像液体原料一样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因此,不同位置会导致温度的不同。而温度则是影响发酵生成物的重要指数,如果温度过高,则不再是生成乙醇。

吉林乙醇现在让原料均匀受热,主要是采用转动发酵罐,使原料重新进行混合。而这同时也在消耗能源,罐体越大,意味着转动的次数越多,消耗的能源也越多。

在送料上,流动性的缺乏也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如送粮过程中经常发生堵塞的问题就需要克服,并寻求最为通畅合理的输送方式。

探索

吉林乙醇也正在逐步寻找解决原料的问题。为解决原料不易保存,吉林乙醇准备在2008年采用两季生产,分批种植的方式。

"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一年种植两季,同时每一季的甜高粱并不同时播种,在气候等条件可以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错开,这样相当延长了收割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原料容易变质的压力。"

此外,吉林乙醇也在准备尝试用一套设备进行不同原料的生产加工,如果可以实现,则完全可以规避原料难以持续供应的风险。

"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生产可再生能源要不破坏环境,不顾此失彼,处理好生物质能利用与生物质其他用途的关系。"柳毅介绍说,关于这一点我们也进行了充分考虑。

生产燃料乙醇的废料是上好的造纸原料。能化并举可以实现以化工的收益,补贴生产能源的亏空,进一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柳毅介绍说,目前正在联合北京造纸研究院对此开展研究,收集数据、开发工艺、确定污染量。在进行评估之后,将进行科学化的生产安排,使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在生产甜高粱的同时,吉林燃料乙醇也在进行着更加复杂的纤维素乙醇的研制。虽然两者的生产原理远远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都采用固体发酵的方式。除最后发酵的环节外,工艺路线是相通的。因此,目前的甜高粱乙醇可以为将来的纤维素生产积累经验。

非粮路上的石油巨头

4月6日,雷怀玉处长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大连。再过20天,是他将迎来担任中国石油新能源处处长两周年的日子。如果将雷处长这两年的工作做一个归纳,那么繁忙无疑会是其中的关键词之一。

雷怀玉此次前往大连,是参加菊芋燃料乙醇产业化项目。作为上游开发领域中负责一切非传统石油项目处室的负责人,雷处长两年间参加了无数次这样的会议。

"生物燃料乙醇是我们目前重点开展的工作内容。"雷怀玉介绍说。"非粮工艺路线燃料乙醇项目已经被中国石油定位为集中力量发展新能源的重点,也是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为了配合中石油在新能源领域的拓展,2006年4月26日,中国石油成立了新能源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便是主要的业务发展方向之一。以专门的职能部门来开展新能源业务,这在国有能源公司中还是首家。

"中国石油为实现新能源发展目标,将建立新能源技术研发体系,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研发,掌握具有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稳步推进非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业务的发展。"雷怀玉处长说。

虽然投资巨大,且风险并存,但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仍然积极探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加新的能源选择。

"中国石油是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按照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定位,积极有效地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2007年9月,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副总裁胡文瑞在展望中国石油新能源业务发展时表示。

在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成立新能源处之后,中国石油集团可再生能源计划已经有多个项目进入实质阶段。

2006年8月,中国石油与云南省就尽快签署生物质能源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制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等达成了合作意向。3个月后,中国石油还与四川省在成都签订了合作开发生物质能源框架协议。

"目前,中国石油已完成《四川南充10万吨/年甘薯燃料乙醇》及《云南10万吨/年薯类燃料乙醇》可研编写工作,并正在进行《广西20万吨/年木薯燃料乙醇》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中国石油新能源处高级主管苗新康介绍说。

苗新康介绍说,此外,在山东、江苏等地,中国石油也已经开始了多个项目的运做。中石油集团与山东省政府在京签署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山东建设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和10万吨生物柴油示范生产装置。此后,中石油集团又与江苏盐城市在北京签订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石油将在盐城投资10亿元建设燃料乙醇项目,一期工程总规模年产20万吨。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划,到"十一五"(2006-2010年)末,中国石油建成非粮乙醇生产能力超过200万吨/年,达到全国的40%以上。

中国石油不断加大燃料乙醇项目的开发运作力度。2007年10月,中国石油正式进入河南天冠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冠集团"),控股55%。

河南天冠集团是以原南阳酒精总厂为核心改制组建的国家大型企业,其旗下有燃料乙醇公司、卧龙酒厂、天冠啤酒厂、冰醋酸厂等公司。而中石油此次收购的目的,无疑是看中天冠集团旗下的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天冠集团的业务与中石油的新能源战略相一致使得双方最终走到一起。

"中国石油与天冠集团合作,可完成生物能源产业领域的资产重组,从而使天冠集团的生产、技术与中国石油集团的金融资本实现完美结合。"业内人士分析说。

中国石油此举不仅增加了乙醇汽油的销售控制力度、扩大了下游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开展纤维素乙醇的生产开发创造了条件。

这些年来,天冠集团一直在研发成本更低的纤维乙醇,此项研发技术也在国内保持着领先地位。就在中国石油入主的同时,天冠集团3000吨级纤维乙醇项目生产线也正式投入生产。

后玉米时代的乙醇生产

玉米燃料乙醇只是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开端,目前广受"追捧"的甜高粱、薯类等非粮作物恐怕也只是阶段性的选择,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才是未来大规模替代石油的关键。

"我们饿了!总统必须下台!" 面对粮价上涨,海地的示威者发出愤怒的呼喊。事实上,受到此次全球粮价上涨冲击的不仅仅是他们。过去的一个月里,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上涨超过50%。包括海地、菲律宾和埃及在内的37个国家出现了抗议和骚乱。

2008年,粮价上涨使得全球性粮荒的说法不再是捕风捉影。这也凸显出中国政府引导生物燃料乙醇原料由玉米转向非粮作物的及时与必要。

当玉米已成往事

当1000万吨的生物燃料乙醇的产量被摆上桌面之时,非粮乙醇的产业发展就逐渐走热。能源巨头们自是一马当先,同时,那些在热火朝天奔赴玉米制燃料乙醇路途中没有领到入场券的投资者们,也转而将目光转向了非粮制取乙醇。

2006年开始,国家有意识地调整燃料乙醇的发展模式。当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先后下发《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关于暂停玉米加工项目的紧急通知》。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召开可再生能源会议,玉米变乙醇项目被叫停。

停止新建玉米乙醇项目的核准,也就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只有最初的四家燃料乙醇定点单位能继续用玉米生产,今后生物燃料乙醇一律改为非粮。

根据国务院对外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从重大意义技术产业化示范补助、生物燃料原料基地财政补助到免征生产企消费税等税收优惠,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非粮乙醇有序快速发展。

一方面是看好了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缘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地方拟建设生物燃料乙醇项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场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三方联动的投资热潮方兴未艾。

目前,已经有多个省份喊出了建设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口号,中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持续增温。2008年4月7日,国家发改委表示,湖北、河北、江苏、江西、重庆等五个省份已完成非粮燃料乙醇试点评估。

企业层面的竞争则更加激烈,无论是中央企业、地方企业还是私营企业纷纷跑马圈地。传统的粮食大户中粮集团,在多个玉米乙醇项目没有搭上末班车后,将巨额资金转投到非粮市场,并于2007年12月上马国内第一个非粮乙醇工业化项目-广西北海20万吨木薯乙醇。目前,在三大石油巨头中,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都斥下巨资,进行多个项目的筹划与建设。如果现在筹建的所有非粮乙醇项目全部落实并顺利开工,总产能预计已达200万吨之多。

二代原料工业化难题

目前,业界在广泛试点以木薯、甜高粱为主要原料的非粮乙醇。但是在工艺路线已经打通的情形下,这一新兴产业若要实现工业化生产,在种植推广、原料收集、流水作业等环节仍然存在许多制约。

这块看似香甜的蛋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虽然利用非粮酿酒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小作坊式的制作经验并不能给工业化生产带来更多的借鉴。

"传统的生产模式不仅损耗大,而且自动化模式不高。我们现在谋求的是提高效率,建立现代化工业生产模式。"吉林燃料乙醇江苏非粮试点负责人柳毅对记者说。

在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前提条件下,非粮乙醇原料作物的种植只能选取如荒草地、盐碱地等边际性土地,而这类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并无经验可循,如何充分调动种植者的积极性并保障供应是生产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规避气候对生产造成影响也是研究课题之一。在今年年初的冰冻灾害中,我国木薯主产区广西地区的木薯种苗就被大面积冻死,造成因灾缺种50%以上,广西的木薯种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企业为此捐献了大批种苗。

与此同时,农作物的季节性与工业化生产的持续性之间也是一对突出的矛盾。如甜高粱采收期比较集中,茎秆贮藏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致使生产企业时常会因没有原料而闲置。

对于木薯,原料的可靠供应也是个难题。我国此前就是木薯进口国,而主要来源地如泰国、越南等地也已经开始发展燃料乙醇产业,进口量很难得到提高。此外,木薯酒精废液作为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难度之大是环保界公认的。

因此,现阶段涉足企业必须充分整合现有技术资源,解决原料、技术等种种难题。只有通过对经济性、环保性和技术可行性等多方位的探索优化,新兴的生物燃料乙醇工业才可能完成一个工业路线的再选择。

纤维素的希望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燃料乙醇在能源替代、改善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均显示了不俗的发展潜力,实现产业整体繁荣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业内人士指出,玉米燃料乙醇只是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开端,目前广受"追捧"的甜高粱、薯类等非粮作物恐怕也只是阶段性的选择,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可能才是未来大规模替代石油的关键。

出于对纤维素制乙醇的看好,企业和国家纷纷将其列入长期发展战略中。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公开宣称,"中粮未来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是纤维素燃料乙醇"。中国石油选择控股河南天冠集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该集团在纤维素乙醇的研发上有"独得之秘"。

纤维素制乙醇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根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我国秸秆产量6亿吨,除用于肥料、饲料及造纸等工业原料外,约有3亿吨秸秆可作为能源使用,折合1.5亿吨标煤。这些现成的原料自然比需要耗费土地才能收获的木薯和甜高粱更为经济。虽然上述两种作物利用的是边际土地,但依然难免"与粮争地"之患。

秸秆类植物生物质的微生物利用,是先把多糖即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为可发酵单糖--葡萄糖、木糖等,再将可发酵糖转化为目的产物,这样就减少了传统乙醇原料由淀粉转化为糖的环节。

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纤维素制乙醇在技术上存在着较多的技术瓶颈:高效的秸秆类植物生物质预处理技术;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的酶成本过高;缺乏高转化率利用戊糖、己糖产乙醇的微生物菌种等。

目前,许多企业在加强自身研发能力的同时,也纷纷引进外力,联合攻关。据了解,包括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在内的多家科研院所均已涉足这个领域,并取得了一些的效果。河南天冠、安徽丰原等公司的纤维素燃料乙醇的研发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制约纤维素乙醇工业化生产的主要还是成本的居高不下,各单位中试研究的每吨纤维素乙醇的原料消耗都在6吨以上,生产成本估算都在5000-6500元/吨乙醇以上。这也是一个国际性难题。美国业界目前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成本也在3美元/加仑左右,即800美元/吨。

因此,中国与美欧等国在第二代燃料乙醇开发上的技术差距并不大,应该抓住机遇,努力抢占未来生物燃料乙醇工业的技术制高点。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预期,纤维素燃料乙醇可能在2012年左右即可取得重要突破,而欧洲的一些研究机构则认为突破可能在2015~2020年。

不得不考虑的成本之踵

"成本问题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攻关技术的核心。"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表示。

为加快产业发展进程、鼓励企业提高效率,在燃料乙醇发展初期,国家实施了一系列财税扶持政策。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企业的成本控制仍然是关键。

生物质能资源具有分散性、易变质性等特点,受制于此,企业在原材料供给上难度加大,导致成本升高,使企业在新能源项目的运行中,难以持续运行。

"已经叫停的玉米燃料乙醇和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的生物质发电都出现过热势头。不少企业没有对资源进行深入调查和科学评价就仓促上马,结果因秸秆供应不上面临'断炊'威胁,不得不扩大秸秆收购半径。"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九三学社提交的提案中,对此做出了详细的调查。

提案指出:"江苏某秸秆发电厂秸秆的收购半径由原设计50公里范围扩大到150公里,因收购成本成倍上升而变得非常不经济。

"半径太大,运输成本、耗费能源就大,那就成了生产能源也大量耗费能源。因此,专家建议,分布式生产应该成为一个优先考虑的发展方向。

"这可能比搞几十万吨的厂子更适合中国农村的国情,也可以作为县域、乡域或村域经济的支撑点,促进当地经济结构的转变,拉动相关的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史立山说。

因为,从体积上来说,甜高粱、秸秆等乙醇原料要比玉米、薯类大得多。这带来运输、储存和加工上的不便。

如果采用分散的小作坊式建厂进行原料初加工,然后将半成品集中到大的生产厂进行最后的提纯,可以充分将农村地区的生物质资源转换为商品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农村特色产业,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非粮乙醇产业的持续发展,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综合能效。

根据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咨询机构普遍测算,使用每吨生物燃料乙醇能够带来2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因此,许多国家将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列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

但2007年9月经合组织却发表报告称,如果考虑到酸化、化肥应用、生物转化损失以及农业杀虫剂的毒性,乙醇和生物柴油对整个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容易超过汽油和矿物油造成的影响。该报告的结论是:通过现有技术生产的生物燃料乙醇对于节能减排的贡献极为有限。

虽然论调有些过分悲观,但其中有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还是无法回避,需要特别关注并加以妥善解决。

"根据专家研究,甜高粱的收购超过18公里的半径,运输车辆消耗的能源就接近于产出。如此一来,生产也就丧失了替代意义。"柳毅说。

清华大学李十中教授也持有同样的观点,"种植要用化肥,运输需要燃料,都是化石能源。因此,不仅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从田地到车轮都需要考虑进来。"

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瑞士政府规定,只有减排效果达到40%以上,才可以拿到补贴。发展到现阶段,补贴的条件更是严格到必须以纤维素为原料。根据美国的经验,生产纤维素时只需耗费很少的化石燃料。

李十中教授介绍说,在2008年2月美国通过的2007能源自主与安全法案中,已经对此显现出足够重视。在法案中,提到常规生物燃料和先进生物燃料。后者必须达到减排百分之五十的二氧化碳,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才能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

非粮家族 各显神通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生物乙醇的开发研制中,许多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得到了不断的突破,许多人相信生物乙醇的春天即将来临。

但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乐观。在4月20日于加纳开幕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就因粮价飞涨的触因,引发了又一次对生物燃料发展的广泛置疑。

壳牌石油首席执行官范德伟说,推广生物燃料无助于解决全球能源问题。卡塔尔能源、工业大臣阿蒂亚也明确表示:"现在世界面临食物短缺问题……错不在石油,错在生物燃料。"而在此前,粮农组织专家齐格勒甚至警告说,生产生物燃料,是对人类的犯罪。

潜在威胁的确存在。据IMC研究机构估计,英国和欧洲设定的目标是,让生物燃料所占的比例达到5%,如果其他国家也这样做,那么全球耕种的土地面积会扩大15%,这显然是一个沉重的数字。同时,虽然目前发展生物质能所使用的植物原料丰富多样,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真正既能够大规模生长,转化率又很好的作物却并不太多。

但是悲观者往往过多的描绘了生物乙醇未来发展可能存在的威胁如果变成现实将会多么可怕,却并没有深入思考,我们是否可以规避这些风险来进行适度控制规模发展。因此,最为现实的态度应该是如何在盲目乐观与因噎废食的情绪中寻找平衡点。

事实上,在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中对此已经有了明确认识--(发展生物液体燃料,要根据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序开发。

不难看出,当初玉米乙醇的被叫停,就是因为有悖于此。而四家定点生产企业得以保留继续用粮食生产乙醇的权利,说明只要条件允许,用玉米生产乙醇未尝不是一种可以尝试且利大于弊的补充方式。粮食安全问题固然重要,但仅仅100多万吨的玉米乙醇生产,显然用不着提升到这一高度。

非粮乙醇的发展势必同样遵循着这个标准,在不久前的五省燃料乙醇专项规划评估中,国家发改委也表示,要适时推进项目核准,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加快燃料乙醇产业发展。

因此,虽然木薯、甜高粱与未来的纤维素乙醇相比居于劣势,但是在目前纤维素尚无法达到商业化生产的情况下,以严格控制规模、加强项目审批、综合环保等因素为背景,快速优质开发对于缓解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事实上,即使是倍受推崇的纤维素乙醇也不是可以无限量增长的,因为单从生物质原料上来讲,生物质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地球上可耕种、可用作植物生长土地总的数量是有限的,发展生物质能源需要大量的植物原料供给,它的快速增长势必会减少其他作物生长的空间。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生物燃料并不会成为化石能源的终结者,甚至达不到与后者平起平坐的地位,但是却是一种积极、有益的补充。在其产业的自身发展中,也不会出现一种原料绝对取代另外一种原料的现象。只要条件允许,多种原料的共存,显然更有利于避免因单一原料大幅增长引发对其他需求的影响。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0car0.com 来源:chinaev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